場景:江河、湖泊等水源水進入水廠后,先經自清洗過濾器去除泥沙、藻類、膠體等懸浮物(精度 50-100μm),減輕后續混凝沉淀和過濾工藝負荷,降低藥劑用量。
優勢:可連續運行,無需停機反沖洗,適應原水水質波動(如雨季高濁度工況)。
場景: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經自清洗過濾器(精度 10-30μm)過濾,去除殘余懸浮物、部分有機物,使水質達到回用標準(如 SS≤10mg/L),用于市政綠化、道路沖洗或景觀補水。
案例:北京某再生水廠采用自清洗過濾器 + 超濾組合工藝,日處理量 10 萬噸,出水滿足雜用水標準。
場景:城市屋面、路面雨水經初期棄流后,通過自清洗過濾器過濾(精度 50-200μm),去除樹葉、灰塵等雜質,儲存于蓄水池中,用于沖廁、灌溉。
場景:電廠汽輪機、化工廠反應釜的循環冷卻水過濾,攔截懸浮物、微生物黏泥、鐵銹等(精度 50-300μm),防止換熱器管道堵塞,降低結垢風險,提高循環水濃縮倍數(從 2-3 倍提升至 5-8 倍)。
案例:某鋼鐵廠軋機冷卻水系統采用自清洗過濾器,年節約新水用量 200 萬噸。
場景:造紙廠白水、印染廠廢水、電鍍漂洗水等經預處理后,通過自清洗過濾器(精度 10-50μm)去除殘留纖維、染料顆粒,為后續反滲透(RO)或超濾(UF)提供前置保護,實現廢水回用(如回用于生產工藝補水)。
場景:熱電廠鍋爐補給水需先經自清洗過濾器(精度 10-20μm)過濾,去除懸浮物和膠體,再進入離子交換或反滲透系統,防止樹脂污染或膜元件堵塞,保障鍋爐水質(濁度≤0.5NTU)。
場景:食品飲料廠的原料水過濾(去除微生物、有機物,精度 10-30μm)、制藥廠純化水預處理(防止活性炭粉末進入后續工序)、電子廠高純水制備前的初級過濾(精度≤10μm)。